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财务战略管理与传统财务管理的区别
释义
    1.视角与层面不同
    财务战略管理运用理性战略思维,着眼于未来,以企业的筹资、投资及收益的分配为工作对象,规划了企业未来较长时期(至少3年,一般为5年以上)财务活动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和策略,是企业日常财务管理活动的行动纲领和指南。传统财务管理多属“事务型”管理,主要依靠经验来实施财务管理工作。
    2.逻辑起点差异
    财务战略管理以理财环境分析和企业战略为逻辑起点,围绕企业战略目标规划战略性财务活动。传统财务管理主要以历史财务数据为逻辑起点,多采用简单趋势分析法来规划财务计划。
    3.职能范围不一样
    财务战略管理的职能范围比传统财务管理要宽泛得多,它除了应履行传统财务管理所具有的筹资职能、投资职能、分配职能、监督职能外,还应全面参与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履行分析、检查、评估与修正职能等,因此,财务战略管理包含着许多对企业整体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内容,是牵涉面甚广的一项重要的职能战略。
    一、大型企业融资问题
    1、缺乏融资的管理和创新
    大多企业融资都只是顾及自己资金的需要,忽视宏观的市场经济环境。对那些需要资金对未来进行规划的企业,这个问题更加的明显。资金市场出现供不应求或紧缩银根的情况时,企业不得不拿出比原来成本更高的融资。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制定融资管理详细的方针,而是依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适时的调整,很可能引起企业的融资周期和资金市场背道而驰。所以说,大多的企业进行融资的时候因为缺乏管理和创新。
    2、融资的方式单一
    我国金融格局一直由银行信贷和间接融资占主导,加上财务工作人员受到传统的经济体制的影响,使得在融资方面企业对银行有依赖性,最后融资工作就变成了跑银行、拉贷款。单一的融资渠道使企业融资的难度变大,资金运用死板使得财务的风险加大。
    3、成本观念和风险意识较差
    成本观念差主要体现为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对成本收益的原则缺乏考量体现出成本观念比较的较差,企业资本结构以及成本根本不是筹资工立足的点。当企业经营开展活动需要资金的时候,相关的财务人员就会进行融资筹到资金就是完成任务,完全不去对资金的结构和成本进行分析。风险意识差则是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企业中存在着盲目举债进行经营的现象,对于企业的利用资金率的高低完全的忽视。另一方而在企业盲目的借入资金之后,并没有对那些资金进行合理的理财和规划,资金这这样被闲置和浪费。
    4、金融体系的不健全
    当前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难得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金融的支持不够。缺专门为中小企业进行服务的金融机构。因为我国属于商业银行的体系,现在是四大银行转型的非常时期。为了对金融风险有一定的防范能力,商业银行在近几年才去了向大城市、大企业发展的战略,当使用贷款权限的同时可以将原有机构的中小型企业的信贷服务进行兼并。银行信贷的动力不足,银行的改制要资产安全、流动的性质为出发点对贷款条件进行一定的提高。
    5、融资的观念相对的落后
    很多的企业缺乏融资积极和主动更多的则是对政府的依靠完全是等、靠、要,以为国家缴过利润要求政府要么追加投入要么减税让利。最常见的就是企业通过游说或是贿赂使得政府对银行进行干预,使银行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下发贷款或实行一定的优惠。从国家的层面上来说,对于中小型企业对经济的重要性要充分的了解。尤其是融资战略上,将中小型的企业和大型企业进行同等的对待,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要进行疏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7: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