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 |
释义 | 离婚诉讼时效计算及劳动争议诉讼受案范围。离婚诉讼时效根据不同情况分为三年和一年,从具体事件发生之日起计算。劳动争议受案范围包括劳动合同纠纷、无书面劳动合同纠纷以及退休后追索社保费等纠纷。 法律分析 一、离婚诉讼时效怎么进行计算1、离婚诉讼时效的计算为一方不履行离婚协议的,对方请求履行离婚协议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约定履行到期之次日起起算。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次日起计算。协议离婚后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诉讼时效为一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益受损之日起计算;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劳动争议诉讼受案范围是什么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 (3)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离婚诉讼时效的计算方式有明确规定,而劳动争议诉讼的受案范围也有具体规定。在处理离婚协议、财产分割协议等相关案件时,诉讼时效的计算非常重要,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计算。而劳动争议诉讼则涉及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纠纷,包括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纠纷以及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后的纠纷等。如若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不服,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以上是对离婚诉讼时效计算和劳动争议诉讼受案范围的简要介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