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银行公积金贷款怎么贷
释义
    (一)贷款条件
    借款申请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城镇常住户口或有效居留身份证明的职工;
    2、申请时在公积金中心已连续6个月以上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没有提取公积金用于支付所购住房的首付款,同时无公积金贷款余额;
    3、具有购买住房的合同或协议,且首期付款金额不低于所购住房价值规定比例;
    4、有较稳定的职业及经济收入,具备相应的贷款偿还能力,个人信用良好;
    5、有公积金中心认可的资产作为抵押或质押,或有足够代偿能力的单位作为保证人;
    6、公积金中心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贷款流程一手房贷款流程:
    借款人到贷款服务大厅受托银行窗口提交个人申请资料---→受托银行进行受理、审核---→中心进行审批---→担保公司办理担保手续,并出具《担保承诺书》---→借款人凭《担保承诺书》到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借款人办理委托公证手续---→中心核准发放---→受托银行发放贷款。
    二手房贷款流程:
    买卖双方到贷款服务大厅受托银行窗口提交申请资料---→受托银行进行受理,初审---→评估公司进行勘验,并出具评估报告---→受托银行进行审核---→中心进行审批---→借款人到银行签订借款合同---→买卖双方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借款人领取新产权并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受托银行领取他项权证等资料---→中心核准发放---→受托银行发放贷款。
    (三)贷款材料
    1、二代身份证或军官证原件和6份复印件。
    2、户口薄(首页和申请人本页)原件和6份复印件。
    3、婚姻证明(结婚证、离婚证,单身现场申明)原件和6份复印件。
    4、开发商加盖鲜章的备案表原件2份(郊县楼盘需3份原件)和3份复印件。
    5、购房合同正本原件2份和2份复印件。
    6、购房合同附件或补充协议原件2份和2份复印件。
    7、首付款收据及刷卡POS单或现金收款单原件,3份复印件。
    8、借款人家庭住房登记记录信息证明原件和1份复印件(在城区办理贷款的职工,可在城区管理部咨询柜台打印2份《家庭住房登记记录情况查询结果》)。
    9、提供开发商加盖鲜章的办理预告登记手续原件一套(不得涂改)。
    10、委托扣款(还款)帐户:主借款人所选择的贷款办理银行的储蓄卡或储蓄存折原件和1份复印件。
    11、收入证明:未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客户需提供收入证明(中心网站可下载)原件和3份复印件;其中月收入3500以上的客户还需提供银行1年流水或完税证明等佐证材料原件和3份复印件。
    12、缴存证明:在省级分中心、石油分中心缴存公积金的职工须提供所在分中心近6个月连续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明细及缴存证明(缴存查询表)原件和1份复印件,且住房公积金账户状态应为正常。
    13、公积金管理中心要求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一、贷款购房条件包括哪些
    购房贷款中人们最关心的是条件及程序,首先办理购房贷款需要提供的资料:
    1、申请人和配偶的身份证、户口原件及复印件3份(如申请人与配偶不属于同一户口的需另附婚姻关系证明)。
    2、购房协议书正本。
    3、房价30%或以上预付款收据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
    4、申请人家庭收入证明材料和有关资产证明等,包括工资单、个人所得税纳税单、单位开具的收入证明、银行存单等。
    5、开发商的收款帐号1份。
    (一)借款人所需条件
    1、年龄在18-60岁的自然人(港澳台及外籍亦可)
    2、具有稳定职业、稳定收入,按期偿付贷款本息的能力。
    3、借款人的实际年龄加贷款申请期限不应超过70岁.
    4、有合法有效的购买、建造、大修住房的合同、协议以及贷款行要求提供的其他证明文件。
    5、有所购住房全部价款30%以上的自筹资金(对购买自住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自筹资金比例为20%),并保证用于支付所购住房的首付款。
    6、有贷款行认可的资产进行抵押或质押,或(和)有足够代偿能力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自然人作为保证人。
    (二)借款人应提供的材料
    1、夫妻双方身份证、户口本/外地人需暂住证和户口本
    2、结婚证/离婚证或法院判决书/单身证明2份
    3、收入证明(银行指定格式)
    4、所在单位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加盖公章)
    5、资信证明:包括学历证,其他房产,银行流水,大额存单等
    6、如果借款人为企业法人的还必须提供经年检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企业章程、财务报表。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2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