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协议对债权人权益的影响 |
释义 |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不能对抗债权,夫妻共同债务要先偿还后再分割。假离婚真逃债的认定需要满足条件:被执行人有逃债行为,行为发生在债务产生后且故意为之,未征得债权人同意分割债务或财产分割明显不公平。这些行为人必须是实施离婚逃债行为的人,且处分的财产尚未明确为执行标的。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中离婚财产分割协议能否对抗债权 民法典规定,如果是夫妻共同债务,夫妻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不能对抗债权,夫妻共同债务由双方共同财产偿还之后才能进行分割。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清偿】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二、如何认定假离婚真逃债 一般而言,构成离婚逃债行为应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被执行人必须有离婚逃债的行为存在,即被执行人实施了旨在逃债的违法行为,它是一种违法行为。 2、该行为发生在债务产生后,包括债务产生后诉讼前、执行法律文书诉讼过程中及法律文书生效后。 3、该行为必须是被执行人故意所为。 (1)在离婚时向有关机关故意隐瞒债务; (2)分割债务时未征得债权人的同意,是在暗中对可供被执行财产进行处分的; (3)财产分割明显不公平,表现为将被执行人个人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全部分给被执行人配偶,或者被执行人配偶分得全部夫妻共同财产,被执行人仅分得少量随身物品,而债务全部由被执行人承担。 4、行为人必须是实施离婚逃债行为的人。 5、其处分财产尚未被明确为执行标的,即不是法律文书中指定交付的财物、票证,也不是已被法院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是将来可能成为执行对象的财产。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不能对抗夫妻共同债务,共同债务应由双方共同偿还。对于假离婚真逃债行为的认定,需满足被执行人故意隐瞒债务、未征得债权人同意、财产分割明显不公平等条件。作为律师编辑,我们应当依法维护债权人的权益,确保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一百一十八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 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 违约责任 第五百九十三条 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依法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约定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合同的履行 第五百一十八条 债权人为二人以上,部分或者全部债权人均可以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为连带债权;债务人为二人以上,债权人可以请求部分或者全部债务人履行全部债务的,为连带债务。 连带债权或者连带债务,由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