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党员的日常行为标准
释义
    法律分析:1、注重并自觉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学以致用,与时俱进。
    2、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维护大局,政治观点鲜明,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具有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
    3、模范地遵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纪律和单位的规章制度,办事公道,不徇私情,不谋私利、不搞特殊,不滥用职权,做到廉洁从教(政),行不逾轨。
    4、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以学生发展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使命感和责任感,讲党性、讲原则,不怕挫折、乐于奉献,宽以待人,不计个人得失,勇于开展批语与自我批评,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监督,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5、勤奋学习教育理论,刻苦钻研本职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和能力水平,业务素质精良,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勇于创新,工作进取务实,讲求质量,成为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骨干,创造一流业绩。
    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第三条 党员权利保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民主和集中相结合,既激发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热情,又要求党员按照党性原则行使权利;
    (二)坚持义务和权利相统一,切实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正确行使各项权利,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三)坚持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党员享有特权;
    (四)坚持充分全面保障党员权利,完善权利保障措施,畅通权利行使渠道,增强工作实效。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5: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