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司发工资少了一部分怎么办? |
释义 | 单位不按时发工资、少发工资的处理办法:举报给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满意可起诉。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单位未按约定支付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不支付加班费、未支付经济补偿等情况,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限期支付,并加付赔偿金。如果不满意仲裁结果,可在15天内向法院起诉。 法律分析 单位不按时发工资、少发工资的处理办法: 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2、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拓展延伸 工资缺口如何弥补? 当公司发放的工资少于应付金额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弥补工资缺口。首先,与公司负责人或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沟通,明确工资缺少的原因,并要求解决问题。如果是由于公司财务状况不佳导致的,可以提出建议,如延迟发放部分工资或分期支付。其次,可以与同事共同商讨,探讨是否有其他补偿或津贴可以弥补工资缺口,例如临时性的奖金或额外的福利待遇。另外,如果有合法依据,可以考虑向劳动监察部门或劳动仲裁机构投诉或申请仲裁,以维护自己的权益。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应保持冷静和理性,以合法合规的方式解决工资缺口问题。 结语 合理维权,保障权益。单位未按时发工资、少发工资,可采取多种途径解决。首先,可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申请仲裁;如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在15天内向法院起诉。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违法行为,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经济补偿,并加付赔偿金。此外,可与公司沟通解决问题,探讨其他补偿方式。保持冷静理性,合法合规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三条 【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八条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