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影响会计核算真实性实现的因素 |
释义 | 影响会计核算真实性的因素,分为人为性和非人为性。 1.非故意人为性的会计核算真实性影响因素会计真实性是历史的。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九条规定:“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所以,会计核算的账薄记录,财务报表中记载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数据,都是以取得成本(或实际成本、原始成本和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记录的。在计量、记录会计事项的时点上,所记载的会计信息无疑是千真万确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录在账表中的会计数据与其相对应的当前实际价值就必然会出现差异。如此一来,尽管会计报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并非是捏造的、弄虚作假的,但这种“真实数据”与当前实际所存在的差异,却是客观的,也是必然的。 会计真实性是相对的。某一项会计事实,按照准则惯例可能会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会计处理方法。按不同方法处理,财务报表上得到的会计信息也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各种方法处理结果同实际情况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最终影响到损益的确定。这是由于会计真实性是相对的原因所造成的。会计真实性是主观的。在会计实务中,有许多需要凭借会计人员的经验来作主观判断、确认、计量、记录会计事实。这就要求会计工作人员遵循会计惯例,凭藉自己的丰富实践经验去寻找、探索较为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正因为真实性包含主观因素,为了尽可能避免、杜绝各经济主体弄虚作假损害国家及其他各利害关系者的利益,就必须对各经济主体施行独立的第三者审计———注册会计审计 2.故意人为性的会计核算真实性影响因素 人为性会计核算真实性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利益驱动方面,内控不完善等体现不了绝对真实。企业在购货、销货、生产、投资等循环的内控中不完善,都会产生会计信息的不真实的问题。在采购部门,购某个资产存在回扣的问题,那必然是虚抬了资产的成本,会计信息上反映不真实。我们应当坚持符合真实性原则的“真账真做”,反对经济业务内容与不如实记录反映相组合的会计造假型。 会计造假是一种违纪违法行为和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它不仅导致会计秩序混乱,影响企业正常的经济活动,而且会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危害经济安全,影响宏观调控;还会助长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破坏党风廉政建设。因此,单位负责人有责任指导和支持会计人员共同反对会计造假。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