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检察院不公诉是不是就代表没有案底? |
释义 | 检察院不起诉不会导致案底,只有法院判处有罪才会有案底。不起诉是因为法定情形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案底不会自动消除,但未成年犯罪人可能免除前科报告义务。公安机关留存案底是为了备案、复核和作为处理参考依据。不起诉不意味着免于处罚,违法情形可能转为行政处罚。不同案件处理方式不同,确保违法者承担责任。 法律分析 一、检察院不起诉是不是没有案底 检察院不起诉的是不会有案底的。案底是犯罪记录,如果人民法院依法审判,判处有罪的,才会有案底,检察院不起诉是不会有案底的。如果当事人有犯罪行为,但是由于法定的情形,不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检察院可以作出不予起诉的决定。 《刑事诉讼法》 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案底多久可以自动消除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条规定了前科报告制度,即有案底是不会自动消除的,其是永远保存的。如果当事人曾经犯罪并且被司法机关依法处以刑事处罚,在入伍、就业时应当如实告知有关单位自身曾受到刑事处罚的情况,不能够隐瞒、谎报。 虽然案底不能消除,但是法律提出了例外的情况。根据《刑法》规定,如果犯罪人或者被告在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岁,并且被法院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法的,可以免除前科报告的义务。该项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未成年的身心健康,体现了刑法的人道主义精神。 三、公安机关留存案底和记录的目的及法律依据是什么 1、为了保存案件材料,以备上级核查和备案。 2、是为了给案件当事人(包括被处理人和办案人)在对该案进行复核时有案可查。 3、为了确保将来被处理人再次出现违法甚至犯罪时,作为其曾经的经历,作为处理的参考依据。 不起诉就意味着犯罪嫌疑人不会承担刑事责任,从而就不会存在有案底,对自己是不会有影响的,但不起诉不代着不受到处罚,如果也有违法的情形存在,那么也是会转为行政处罚的,所以,不同的案件所存在的处理方式就会不同,这样才能让违法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该有的责任。 结语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院不起诉并不会留下案底,只有在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罪时才会有案底记录。案底一般不会自动消除,但对于未满十八岁的犯罪人或被告,可以免除前科报告的义务,保护其身心健康。公安机关留存案底和记录的目的是为了备案、复核和作为处理参考依据。虽然不起诉不会产生案底,但违法行为仍可能受到行政处罚。因此,不同案件的处理方式因情况而异,确保违法者承担应有的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2019修订):第三章 检察官的条件和遴选 第十四条 初任检察官采用考试、考核的办法,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从具备检察官条件的人员中择优提出人选。 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应当具有法学专业知识和法律职业经历。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应当从检察官、法官或者其他具备检察官条件的人员中产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2019修订):第三章 检察官的条件和遴选 第十二条 担任检察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三)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行; (四)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五)具备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者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及以上学位;或者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获得其他相应学位,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 (六)从事法律工作满五年。其中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学位,或者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的,从事法律工作的年限可以分别放宽至四年、三年; (七)初任检察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适用前款第五项规定的学历条件确有困难的地方,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核确定,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将担任检察官的学历条件放宽为高等学校本科毕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2018修订):第三章 人民检察院的办案组织 第二十八条 人民检察院办理案件,根据案件情况可以由一名检察官独任办理,也可以由两名以上检察官组成办案组办理。 由检察官办案组办理的,检察长应当指定一名检察官担任主办检察官,组织、指挥办案组办理案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