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警械制止是指什么 |
释义 | 是指公安民警为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而依照本规程采取的强制手段,由轻到重依次为:口头制止、徒手制止、使用警械制止、使用武器制止。使用警械制止,是指公安民警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规定的驱逐性、制服性、约束性警用器械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强制手段。 一、非法持有警械怎么处罚 非法持有警械的处罚如下:1、手铐、警棍、警用催泪喷射器等都属于警用装备,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和警械,由国务院公安部门统一监制,会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管理,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非法制造、贩卖;2、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为人民警察专用,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持有和使用;3、违反规定的,没收非法制造、贩卖、持有、使用的人民警察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由公安机关处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4、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过失杀人和防卫过当的区别 正当防卫虽然带有过失的性质,但是与过失杀人完全不同,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正当防卫是指为使国家、社会他人利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过失杀人是指非故意或者预谋杀人。两者的区别:1、行为性质不同,正当防卫未超过必要限度的时候没有触犯刑法,不构成犯罪,而过失杀人构成犯罪。这也是两者最大的区别;2、客观方面不同,正当防卫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过失杀人客观上是制造不法侵害。 三、如何理解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 必要限度就是以防卫行为足以制止住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为必需的限度。对于防卫手段来说,其力度大于侵害力度是合理的。但防卫并非没有任何限制,“足以制止住不法侵害所必需”,本身就是限制。一般说,“足以制止住”这个限度所包括的具体内容,有三种情况:(1)能用较缓和的手段制止住不法侵害时,就不允许采用激烈的防卫手段。比如对于徒手的侵害,通常是无需动用器械致人重伤、死亡的。但是,如果侵害者身高力大,防卫者身单力薄,在弱不强敌的特殊情况下,有时用器械防卫徒手的侵害,也应当认为是必需的。(2)为了避免较轻的不法侵害,不允许防卫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3)对于没有明显危及人身安全或者国家和人民重大利益的不法侵害行为,不允许采用重伤、杀死的手段去防卫。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第二条人民警察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可以采取强制手段;根据需要,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使用警械;使用警械不能制止,或者不使用武器制止,可能发生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使用武器。 第六条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前,应当命令在场无关人员躲避;在场无关人员应当服从人民警察的命令,避免受到伤害或者其他损失。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