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年龄结婚才算晚婚 |
释义 | 晚婚是指根据法定婚龄推迟实际结婚年龄,中国现行规定是女23周岁、男25周岁。早婚享受3天婚假,晚婚享受15天婚假(包括3天法定婚假),另外还可根据工作地点距离给予路程假。 法律分析 一、晚婚 在法定婚龄的基础上,适当推迟实际结婚年龄。法定婚龄是民法典规定的最低的结婚年龄的界限,并不是必须结婚的年龄界限。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规定,迟于法定婚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三年及以上结婚者(女23周岁,男25周岁),即为晚婚。现行规定是根据中国的婚姻习惯和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要求确定的。 二、什么年龄结婚才算晚婚 在法定婚龄的基础上,适当推迟实际结婚年龄。法定婚龄是民法典规定的最低的结婚年龄的界限,并不是必须结婚的年龄界限。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规定,迟于法定婚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三年及以上结婚者(女23周岁,男25周岁),即为晚婚。现行规定是根据中国的婚姻习惯和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要求确定的。 三、早婚的婚假多少天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拓展延伸 晚婚的影响及其解决方法 晚婚对个人和社会都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个人方面,晚婚可能导致生育年龄推迟,增加生育难度和风险。此外,晚婚也可能导致职业发展受限,经济负担加重以及社交圈子缩小。对于社会而言,晚婚可能导致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家庭结构变化以及社会支持系统压力增加等。 为了解决晚婚所带来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首先,教育和宣传晚婚的风险和影响,提高公众的意识。其次,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如提供生育保障、灵活的工作安排和经济援助等,以减轻晚婚带来的经济和职业压力。此外,鼓励建立健康的婚姻观念,培养积极的婚姻态度,以促进早婚和稳定的婚姻关系。 总之,晚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通过教育、支持和宣传等措施,可以缓解晚婚带来的问题,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结语 晚婚对个人和社会带来多方面影响,如生育难度增加、职业发展受限等。为解决问题,可加强教育宣传,提供生育保障和经济援助,培养积极婚姻态度,促进早婚和稳定婚姻。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缓解晚婚带来的困扰,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八条 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七十八条 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