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签担保合同后如何解除合同
释义
    签担保合同后解除合同有:
    1、同意终止。签订担保合同时,可以在合同中约定终止担保合同的条件。条件满足时,有权终止的一方可以终止担保合同;
    2、协议解除:
    (1)主合同当事人协商解除主债权债务合同的,原则上解除担保合同;
    (2)担保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后,可以解除担保合同。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如果债权人不愿意放弃担保权,债务人可以提供抵押物或其他第三方提供抵押物或担保人,并订立新的担保合同,以解除原担保合同;
    3、法定解除、担保人、抵押人、质押人等。在主合同出现下列法定情形时,可以依法解除担保合同:
    (1)因不可抗力无法达到合同目的;
    (2)履行期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
    (3)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未履行;
    (4)当事人一方拖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不能达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一、合伙人解除协议要满足哪些条件
    合伙人解除协议应满足以下条件:
    1、因不可抗力无法达到合同目的;
    2、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
    3、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未在合理期限内履行;
    4、当事人一方因履行债务延迟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不能达到合同目的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二、口头合同解除的条件包括哪些?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不可抗力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对其发生和后果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条件,包括自然灾害、战争、社会异常事件等。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主要债务即次要债务的对称,是指根据合同的约定,当事人应当承担债务的大部分或者对债权人权利有重要或根本性影响的部分。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同期限内仍未履行的。迟延履行是指债务人无正当理由,在合同约定的履行期届满,仍未履行合同债务;或对于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合同,债务人在债权人提出履行的催告后仍未履行的。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的。如果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或者其他合同条款对当事人权利义务至关重要,一方有违约行为将严重影响到当事人订立合同所期望的经济利益时,当事人可以不经过催告程序而直接单方解除合同。比如季节性、时效性强的标的物迟延交货,则另一方当事人有权单方解除合同。
    (五)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2.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3.丧失商业信誉
    4.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可以终止履行。终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终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六)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1.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解除合同
    2.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货物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需要说明的是,当事人单方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
    只要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不论是否存在书面形式,当事人就应完全诚实守信地履行,不得擅自解除合同,如果满足合同解除的条件的,通知到对方,即可解除合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1:5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