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宠物领养协议的法律约束力如何?
释义
    宠物领养协议要求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规定。合同无效情形包括欺诈、胁迫、串通、掩盖非法目的、损害公共利益和违反法律规定。协议的流程是要约、承诺和接受,合同宣告成立。买卖协议应受法律约束,合理约定是关键,全面体检和诚信约定是推荐做法。相关法律规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43条和469条。
    法律分析
    宠物领养协议中,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但是,如果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则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协议合同订立的流程怎么走:
    1、一方当事人发出要约;
    2、对方当事人接受要约之后发出承诺;
    3、当事人接受承诺,合同宣告成立。
    但值得注意的是:1.宠物或动物买卖行为,本该受到法律约束。
    2.签订买卖协议,是必须的程序。
    3.合理约定,是协议效力的根本。
    4.动物买卖,往往把传染病是否发生作为重要项目,但约定是根据传染病的特点来定的,不是随意定的,一般狗狗的主要传染病的潜伏期是1-2周,所以,一般都会认为1-2周内发生传染病可能就是从原来的地方带来的,但也不尽然,刚回来的狗狗出门遛弯,接触有传染病的狗狗或带毒的狗狗,都会提供传染病的发生率。
    5.最好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是全面体检,尤其是传染病的化验,当时就知道是否带毒等。
    6.买卖约定,往往也是一个诚信约定。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结语
    宠物领养协议的有效性取决于行为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真实的意思表示以及遵守法律和公序良俗的条件。然而,如果存在欺诈、胁迫、串通、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违反强制性规定等情况,则协议将被视为无效。签订宠物买卖协议需要遵循要约、承诺和接受的流程,合理约定是确保协议有效的关键。在动物买卖中,全面体检和传染病化验是最可靠的方式,买卖约定也应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和第四百六十九条的规定,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口头或其他形式,并且电子数据交换和邮件等形式也被视为书面形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四条 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二条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三条 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0: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