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合伙人挪用合伙资金怎么处理 |
释义 | 合伙人滥用公司资金属于民事纠纷,但刑法也规定了单位工作人员挪用资金可能构成挪用资金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合伙人滥用公司资金通常属于民事纠纷,您可以提起诉讼要求归还相应的资金或赔偿损失。但是刑法也规定了单位工作人员挪用单位资金可能构成挪用资金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末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拓展延伸 单位员工挪用资金构成哪些罪?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单位员工挪用资金可能构成以下罪名: 1.挪用本单位资金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资金挪用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且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且超过1万元的,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 2.非法经营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资金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5万元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3.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5万元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4.挪用资金罪(单位):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单位资金挪用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且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且超过1万元的,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 5.非法占有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5万元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以上罪名中,挪用资金罪(单位)是指单位员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资金挪用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且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且超过1万元的,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单位员工需承担刑事责任,而单位本身需承担民事责任。 结语 合伙人滥用公司资金属于民事纠纷,可以提起诉讼要求归还相应的资金或赔偿损失。但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将面临刑法规定的挪用资金罪。因此,相关当事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避免涉及非法活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八十五条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