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土地流转中最长的周期是多长时间 |
释义 | 农村土地流转期限与耕地、草地、林地的承包期限相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草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50年,林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70年。对于草地和林地,国家政策允许更长的承包期限,一些地方已实行50年的承包期限。承包期限的确定需要考虑农村实际情况、农业经济发展趋势和土地利用方式调整等因素。 法律分析 一、农村土地流转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三条第三款规定: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可见农村土地流转的期限为土地的承包期限,目前来说二轮延包的时间就是流转的最长期限。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草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50年。林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70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限,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 二、耕地的承包期 我国农村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土地主要是耕地。我国法律和有关政策对承包期限都有明确规定。如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三十年。有关政策也指出,土地承包再延长三十年不变,营造林地和“四荒”地等开发性生产的承包期可以更长。土地承包期限的长短,应考虑到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根据农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当前的农业承包经营政策等因素确定。期限太短,不利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和农业的发展;期限太长,则不利于对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当调整以及有关利益的协调。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符合有关法律的规定和目前农村的实际做法,同有关政策也是一致的。 三、草地、林地的承包期 对于草地、林地承包期限,我国法律和有关政策未明确规定。国家政策曾原则规定,营造林地和“四荒”地等开发性生产的承包期可以更长。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对草原实行五十年的承包期,林地的承包期一般为三十年至五十年。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及相关政策规定,农村土地流转期限应不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耕地承包期为30年,草地承包期为30年至50年,林地承包期为30年至70年,特殊林木的承包期限可经批准延长。承包期限的确定应考虑农业经济发展趋势和农村实际情况,既要保障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又要适应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和利益的协调。以上规定符合法律规定和农村实际情况,也与相关政策一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2018修正):第三章 土地沙化的预防 第二十条 沙化土地所在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不得批准在沙漠边缘地带和林地、草原开垦耕地;已经开垦并对生态产生不良影响的,应当有计划地组织退耕还林还草。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2018修正):第四章 沙化土地的治理 第二十三条 沙化土地所在地区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防沙治沙规划,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因地制宜地采取人工造林种草、飞机播种造林种草、封沙育林育草和合理调配生态用水等措施,恢复和增加植被,治理已经沙化的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修正):第八章 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保护 第五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从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预防措施,并负责治理因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v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预防土地沙化,治理沙化土地。国务院和沙化土地所在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制定防沙治沙规划,并组织实施。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