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强制执行的起始时间 |
释义 | 申请强制执行的条件及时间限制。执行案件应在立案后六个月内执结,可延长三个月;委托执行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手续,执行完毕后需告知委托人法院。行政机关申请执行需满足法律文书生效、未复议或诉讼、已催告履行、申请人为权利人、申请时间在催告后三个月内、文书有给付内容、义务人未履行、受申请人法院有管辖权。 法律分析 申请强制执行一般是六个月开始执行。具体规定是: 1、执行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执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还需延长的,层报高级人民法院备案; 2、委托执行的案件,委托的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后一个月内办理完委托执行手续,受委托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委托函件后三十日内执行完毕。未执行完毕,应当在期限届满后十五日内将执行情况函告委托人民法院。 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1、申请或移送执行的法律文书已经生效; 2、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没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也没有履行行政决定; 3、已经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 4、申请执行人是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 5、申请执行的时间在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十日后且在自当事人没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期限结束之日起三个月内; 6、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有给付内容,且执行标的和被执行人明确; 7、义务人在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期限内未履行义务; 8、属于受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管辖。 拓展延伸 强制执行的法律时效 强制执行的法律时效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对于债务人未按时履行债务的情况,债权人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强制执行债务的有效期限。根据不同的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强制执行的法律时效可能会有所不同。在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强制执行的法律时效一般为两年,即债权人自判决书生效之日起两年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然而,根据具体情况,法院也可以根据特殊情况延长或缩短强制执行的法律时效。因此,债权人应及时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在合理的时间内采取必要的法律行动,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申请强制执行一般在六个月内开始执行。委托执行的案件应在一个月内办理完委托手续,收到委托函件后三十日内执行完毕。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需满足条件,如法律文书已生效、当事人未提起复议或诉讼等。强制执行的法律时效一般为两年,但可根据特殊情况延长或缩短。债权人应及时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保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七条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第五条执行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执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还需延长的,层报高级人民法院备案。 委托执行的案件,委托的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后一个月内办理完委托执行手续,受委托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委托函件后三十日内执行完毕。未执行完毕,应当在期限届满后十五日内将执行情况函告委托人民法院。 刑事案件没收财产刑应当即时执行。 刑事案件罚金刑,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三个月内执行完毕,至迟不超过六个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