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律界观点及实例 |
释义 | 强制火化违法,法律规定了火葬和土葬的选择权。民政部门可要求改正非法埋葬行为。火化须凭相关证明,民政局执法人员滥用权力需追责。杀人焚尸构成杀人罪,可判死刑或有期徒刑,焚尸情形会加重处罚。故意杀人案件可分为谋财、复仇、情欲、遗弃、迷信、寻衅斗殴和其他类型。 法律分析 强制火化是违法的。 法律并没有规定必须火化埋葬,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应当实行火葬。暂不具备条件实行火葬的地区,允许土葬。而且将应当火化的遗体土葬,或者在公墓和农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遗体、建造坟墓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不是强制执行。 强制火化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处罚,由民政部门予以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火化尸体必须凭公安机关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医疗机构出具的死亡证明由火化场进行火化。民政局的执法人员当众火化尸体的行为是滥用行政执法权的行为,要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杀人焚尸如何判刑 杀人焚尸的,构成杀人罪,依法可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其中的焚尸情形在量刑时应酌情从重处罚。 根据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可以将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谋财型杀人案件:指作案人为非法获取公私财物而实施杀人的犯罪案件。这类案件包括抢劫杀人案件、盗窃杀人案件、谋财害命案件等。 第二种,复仇型杀人案件:指作案人为了发泄内心的积怨而实施杀人的案件。包括私仇报复杀人案件、报复社会杀人案件等。 第三种,情欲型杀人案件:指作案人为了满足个人性欲或感情纠葛引发矛盾而实施杀人的犯罪事件。包括强奸杀人案件、奸情杀人案件、恋爱婚姻纠纷杀人案件、性变态杀人案件等。 第四种,遗弃型杀人案件:指因各种原因负有某种业务的人员,为了推卸责任、减轻负担,杀害义务对象的犯罪案件。包括将子女遗弃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导致饿死等案件。 第五种,迷信型杀人案件:指当事人基于封建迷信思想,为治病求寿、得道升天而采用各种手段致人死亡的刑事案件。 第六种,寻衅斗殴型杀人案件:指违法犯罪团伙成员为了逞凶称霸或为了各种利益,在寻衅滋事或互相斗殴过程中致人死亡的犯罪事件。 第七种,其他类型杀人案件:有精神病杀人案件、激情杀人案件因各种原因导致受害人死亡的案件等。 结语 强制火化是违法的。根据法律规定,火葬并非必须,而是应根据地区情况进行规定。对于暂不具备条件实行火葬的地区,允许土葬。对于违反规定,在非公益性墓地或其他地方埋葬遗体的行为,民政部门有权责令限期改正。强制火化应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处罚,涉及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杀人焚尸的行为,构成杀人罪,可处以死刑、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焚尸情形可从重处罚。根据犯罪动机的不同,杀人罪可分为谋财型、复仇型、情欲型、遗弃型、迷信型、寻衅斗殴型和其他类型。对于滥用行政执法权的行为,应追究相应责任。 法律依据 《殡葬管理条例》 第四条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应当实行火葬;暂不具备条件实行火葬的地区,允许土葬。 实行火葬和允许土葬的地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报国务院民政部门备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