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学徒期、见习期与试用期有何区别? |
释义 | 学徒期和见习期是对新招劳动者和毕业生的培训方式,与试用期不同。学徒期根据技术等级标准确定时间,见习期一般为一年,试用期不超过6个月。学徒期是必须执行的,试用期是约定达成的。学徒期针对特定岗位的新招劳动者,见习期针对毕业生,试用期适用于初次就业者。 法律分析 学徒期是对某些进入工作岗位的新招劳动者熟悉业务、提高工作技能的一种培训方式。见习期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新录用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执行的实习期限。这两种形式与试用期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 (1)期限不同。学徒期是按照技术等级标准所要求的时间来确定;见习期一般是一年的时间,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2)确定方式不同。学徒期是按照现有政策法规必须执行的;而试用期是由约定达成的。 (3)执行对象不同。学徒期主要在某些特定岗位的新招劳动者中执行;见习期主要在新录取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中执行;而试用期一般对于初次就业的劳动者试用。 拓展延伸 学徒期、见习期与试用期的异同点分析 学徒期、见习期和试用期是在职业培训和招聘过程中常见的概念。它们在目的、时长和权益方面存在一些区别。学徒期是指通过学徒制度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与雇主签订合同。见习期是指新员工在正式雇佣前的一段时间,旨在评估其适应能力和工作表现。试用期是指新员工正式雇佣后的一段时间,旨在双方互相了解并评估是否适合长期合作。虽然这三个概念都涉及到新员工的培训和评估,但它们的时长、权益和目的有所不同。 结语 学徒期、见习期和试用期是职业培训和招聘中常见的概念。它们在目的、时长和权益方面存在区别。学徒期是通过学徒制度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需要较长时间,并与雇主签订合同。见习期是新员工在正式雇佣前的一段时间,旨在评估其适应能力和表现。试用期是新员工正式雇佣后的一段时间,旨在双方互相了解并评估是否适合长期合作。尽管这三个概念都涉及新员工的培训和评估,但它们的时长、权益和目的有所不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三十条 【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八章 附则 第九十七条 【过渡性条款】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五条 【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