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连体人犯罪怎么判刑
释义
    一方犯罪另一个属于共犯,所以肯定是一起判。一方犯罪,另一方肯定知情。但他并未有效阻止,也未及时报警,而是放任结果发生,对犯罪危害结果存在故意,所以也是违法的。
    一、邪教让人自杀罪的判什么罪
    按故意杀人罪论处。从犯罪主观分类上说,即便自己没有实施直接杀人行为,教唆他人自杀也属于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如果发生自杀结果,必须以故意杀人罪追究。
    教唆公民自杀,哪怕基于游戏关系中的自愿,也是触犯《刑法》的故意杀人行为。人的生命权受到法律的最高阶保护,教唆他人剥夺自己的生命,没有自愿的例外情形。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
    二、有共同过失的犯罪吗?
    没有。所谓共同过失犯罪,通常认为是指二人以上的过失行为共同导致一定的危害结果,因而分别构成犯罪的情况。尽管从实质意义上讲,共同过失犯罪已不属于共同犯罪之范畴,但它与共同犯罪有着千丝万缕的客观联系。根据《刑法》的规定,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即两人以上由于过失行为,造成同一危害结果的,不以共同犯罪定罪处罚。因为在过失犯罪的场合,行为人在主观上既不希望,也不放任犯罪结果的发生,当然不存在共同的犯罪故意,也就不属于共同犯罪。两人以上由于过失行为,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其所犯的罪分别处罚,而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三、间接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有哪些
    间接故意是在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采取的态度是放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漠然,认为发生危害结果也无所谓,采取这种放任的态度,漠视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是间接故意,而过失犯罪是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但是轻信可以避免。在主观上,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跟间接故意的区别主要是对损害结果发生的态度不同,过失犯罪是对损害结果持否定态度的。二者的区别就在于主观上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不同。由于这种态度的不同,对社会的危害就不同,所以,在量刑上过失犯罪就比间接故意轻一些。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5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