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处理未经授权的产品? |
释义 | 商标侵权赔偿数额的确定原则:根据权利人实际损失、侵权人获利或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来确定;对于恶意侵权,赔偿数额可为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并包括权利人的合理开支。 法律分析 (1)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 (2)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 (3)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4)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 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拓展延伸 应对未经授权产品的有效措施 应对未经授权产品的有效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首先,建立严格的供应链管理制度,确保产品来源合法可靠;其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高员工对未经授权产品的识别能力;同时,加强合同管理,明确合同中的产品授权条款,确保合法授权;此外,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未经授权产品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最后,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对未经授权产品的辨识能力,引导消费者购买合法产品。综上所述,通过多方面的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应对未经授权产品,保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结语 通过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的规定,可以看出法律对此类侵权行为的严肃态度。赔偿数额的确定原则包括根据权利人实际损失、侵权人所获得的利益以及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等进行合理确定。对于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的情节严重者,赔偿数额可超过一倍至三倍。此外,赔偿数额还应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为有效应对未经授权产品,我们应建立严格的供应链管理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确合同中的产品授权条款,加强市场监管,并提高消费者对未经授权产品的辨识能力。通过多方面的措施,我们可以保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二条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 第三条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遵守本法;本法未作规定的,应当遵守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第十一条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