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上班期间,为工作原因互欧,怎幺办
释义
    工作纠纷引起打架怎么处理
       工作纠纷引起打架怎么处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纠纷称为劳动纠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要怎么处理,劳务欠款纠纷可以向当地劳动部门解决。以下详细介绍工作纠纷引起打架怎么处理。
       工作纠纷引起打架怎么处理1    因工作纠纷打架公司有责任吗
       员工上班时打架,除公司直接指使外,公司不承担责任,由员工承担违法的处罚责任。
       打架斗殴应当依据具体情节区分是治安案件还是刑事案件,然后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或者刑法定罪处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14周岁的人或者60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聚众斗殴罪】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众斗殴的;
       
    (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四)持械聚众斗殴的。
       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教唆别人打架怎么处理
       根据《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因此,教唆未成年人打架,应当以同案共犯从重处罚。并依法承担主要民事赔偿责任。
       法律上并没有教唆罪的定义,而只有教唆犯。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以及其他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意或者虽有犯意但不坚定的人,使其决意实施自己所劝说、授意的犯罪,以达到犯罪的目的的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教唆不是一个单独的罪名。教唆他人实施什么犯罪,就以什么罪名论处,而胁从他人犯罪的,只能以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论处,不再以教唆的内容实行数罪并罚。
       工作纠纷引起打架怎么处理2    在工作中纠纷的处理
       
    一、确定侵权类型
       确定是什么类型的侵权,侵权造成的损害有哪些。
       
    二、收集证据
       
    (一)一般举证范围
       
    1、劳动关系的证明;如双方所签订的劳动合同,聘用、雇佣关系的证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应提供工作起止日期及相关证明或者当事人其他协议等证明材料。
       
    2、公民的应提供居民身份证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提供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或者负责人身份证明。
       
    (二)因涉及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而引起的劳动争议的举证范围: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的决定通知等;涉及培训费的,用工单位必须提供支付培训费的具体依据及必须服务期限等。
       
    (三)追索劳动报酬的举证内容
       提供劳动起止日期,所欠劳动报酬的具体数额等有关证据。
       
    (四)劳动保险、劳动保护引起的劳动争议的举证范国:
       
    1、企业交纳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的有关证据等;
       
    2、职工的工资奖金情况;
       
    3、职工伤势鉴定及医疗费单据等。
    
       
    三、找准管辖法院
       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合同履行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四、准备材料
       
    1、起诉书;
       
    2、原告的身份证复印件,如果原告是企业的话,提供企业营业执照的复印件,同时提供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一份;
       
    3、被告如果是企业的话,有的法院要求提供一张被告的工商登记信息,确定被告是否存在,不同法院的规定不同,有的法院要求提供的是加盖工商局印章的被告工商登记信息,有的法院同意使用网上查询的书面信息,可以上当地的工商局红盾网查询,去法院立案之前可以事先询问一下;
       
    4、证据目录,复印件。
       
    五、审判
        一审
       起诉和受理。
       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后,进行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审理前的准备。正式审理之前人民法院还要做—些准备工作,比如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组成合议庭,开展调查或委托调查,通知当事人参加诉讼等。
       开庭审理。法庭调查时,按当事人陈述、证人作证、出示证言书证等证据、宣读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的顺序进行。进入法庭辩论后,先由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然后由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再由各方相互辩论。辩论之后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依法做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二审
       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依法提起二审程序。但须在一审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状应当写明当事人的姓名、法人名称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上诉状应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交,并按对方当事人或代表人的人数提交副本。二审人民法院做出的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监督
       当事人也可以申请再审,但须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两年内提出。
     虽然是工作原因,但造成对方轻伤二级损伤,已经涉嫌故意伤害罪,属于刑事案件了,根据相关标准,这种情况不能算工伤的。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