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职务发明专利辞职后归谁? |
释义 | 本段内容讲述了职务发明专利辞职后归属问题和专利权归属的确定方式。根据不同情况,专利权的归属可以通过签订合同或协议来确定。职务发明专利辞职后归单位所有,专利申请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非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法律分析 一、职务发明专利辞职后归谁? 职务发明专利辞职之后归单位所有,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二、专利权的归属如何确定? 专利权的确定根据不同的情形,按照下列方式办理: (一)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二)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三)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四)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 (五)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 (六)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对于职务发明专利来说,辞职后也归单位所有,专利权的归属问题,要根据专利的申请情况来确定,执行单位的任务而完成的专利,专利权归单位所有,利用单位的物质条件完成的发明专利,专利权需要由单位和发明人协商来确定,非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发明人是专利权人。 结语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职务发明专利辞职后归单位所有,非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专利权人可能为发明人或设计人,也可能为单位。因此,在申请专利时,要根据发明创造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专利权归属。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2021修正);第六章 科学技术人员 第六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保障科学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并为科学技术人员的合理、畅通、有序流动创造环境和条件,发挥其专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修正):第八章 附则 第八十二条 本法自1985年4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2021修正);第六章 科学技术人员 第六十九条 科研诚信记录作为对科学技术人员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职称、审批科学技术人员申请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授予科学技术奖励等的重要依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