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父母查手机就是侵犯隐私吗?
释义
    父母查手机会侵犯隐私,除非子女同意父母查看手机。法律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通过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所以只要未经子女允许,父母对子女的手机进行查看的,一律可以认定父母在侵犯子女的隐私。
    一、私自查人隐私违法吗
    私自查人隐私属于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二、未成年人遭遇网络暴力到什么程度可以起诉
    网络暴力如果侵害了未成年人的名誉,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就可以起诉。散布诽谤信息,如果点击率、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或者转发达到五百次,就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否则就需要承担民事责任。
    三、司法拘留记录查不到是怎么回事?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所以拘留记录查不到。法律明确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拘留记录也属于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国家的行政机关不可以将他人的拘留记录进行公开,其他的行政机关为了查案需要了解拘留记录的,保留记录的行政机关应当如实提供。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4: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