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有哪些?
释义
    不良贷款处置方式:资产重组、债权转股权、不良贷款处理、证券化、合资经营。我国银行采用剥离不良资产、高利差、扩大信贷规模的方法,降低不良贷款率。
    1.资产重组的目的是处置不良贷款,构建良好的财物基础和经营基础。资产重组的优点:银行可以获得提高债权价值回收率的选择权,从而减少不良贷款的损失,还可以使企业经营得到改善。
    2.债权转股权:银行通过直接持股和其他机构持股。我国的银行一般是通过其他机构来实现债权向股权的转化。债转股可能会减少银行不良贷款的损失,甚至可以将不良贷款转化为正常贷款。
    3.不良贷款出售能够一次性剥离不良贷款,在较短的时间内收回现金流量。不良贷款出售的方式,透明度高,交易双方的成本收益分摊结构相对清晰,信息成本相对较低。
    4.证券化可以引入新的资金,来处置不良贷款,也可以加快处置不良贷款的速度。我国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中大部分是信用贷款。合资经营可以节约处置不良贷款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信息可以被更快捷地交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一条 为了确立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和职责,保证国家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督管理,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
     第三条 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第四条 中国人民银行履行下列职责:
    (一)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二)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三)按照规定审批、监督管理金融机构;
    (四)按照规定监督管理金融市场;
    (五)发布有关金融监督管理和业务的命令和规章;
    六)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七)经理国库;
    (八)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九)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
    (十)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
    (十一)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依照本法第四章的有关规定从事金融业务活动。
    第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作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中国人民银行就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有关货币政策事项作出决定后,即予执行,并报国务院备案。
    第六条 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有关货币政策情况和金融监督管理情况的工作报告。
    第七条 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