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启动司法鉴定的方式 |
释义 |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六条、《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一百二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启动司法鉴定程序有两种方式。 1、依当事人申请:当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向人民法院申请鉴定,当事人申请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资格的鉴定人;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2、人民法院依职权:当事人未申请鉴定,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人进行鉴定。 一、刑事附带民事鉴定程序 1、向鉴定人移交鉴定材料,并履行登记手续。 2、与鉴定人商定鉴定的具体时间、地点等有关事项。 3、落实《司法鉴定协议书》约定的鉴定时间、地点等事项。 4、准备鉴定仪器设备、协调检验(查)工作。 5、在委托人(代理人)、当事人到场的情况下介绍参与鉴定的鉴定人 6、在委托人(代理人)、当事人到场的情况下确认是否申请回避 7、在委托人(代理人)、当事人到场的情况下听取委托人(代理人)、当事人意见 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立案程序 审判长宣布开庭,宣当事人到庭,宣布案由;宣布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附带民事当事人等;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有权申请回避;告知被告人享有辩护权利等),同时核实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收到相关文书的情况。 1、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公诉人可以讯问被告人(根据审判长指示,有时宣读附带民事起诉状,但宣读后先审理刑事部分,然后再审理民事部分)。 2、审判人员可以讯问被告人。 3、公诉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辨认,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审判人员应当听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质证意见。 4、公诉人、辩护人对案件发表辩论意见。 5、审判长在宣布辩论终结后,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