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醉驾对方不谅解和谅解的区别 |
释义 | 刑事谅解书,一般指刑事案件的受害人与嫌疑人或其家属之间,就刑事案件的结果达成和解,而由被害人一方所出具的法律性质的书面文件。谅解书一般在提起公诉至法庭质证环节完成,其在刑法上有着酌定减轻,从轻的效力。即当事人或受害人从情感上给予了原谅,也表示出当事人或受害者不再追究了态度,对量刑上有一定的减、免除处罚的参考作用。 刑事谅解书本身并无固定格式,出具谅解书的目的是减轻犯罪嫌疑人处罚,有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所以谅解书是受害人向犯罪人员的家属开具的,一般由承办律师为犯罪嫌疑人进行具体办理,但如果情节轻微不需要聘请律师的,可以参照本谅解书格式。谅解书前提造成受害人伤害,应当写明赔偿已达成协议,并且实际赔偿结束,如果没有致受害人伤害则无需要表述,但谅解书的重点要表达清楚受害者已经谅解,同时受害人请求免予追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 醉驾交通事故谅解书不能影响刑事处罚的判决决定,但是作为受害方谅解说明醉驾人存在积极认罪悔罪,配合执法和道歉的态度,符合法律规定中从轻处罚的规定和要求,在人民法院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时可以酌情予以轻判,起到一定量刑轻判的作用,法律上没有对谅解书的格式有什么统一的要求,谅解行为是受害者及家属自愿的,犯罪嫌疑人不能以积极赔偿为条件去要挟受害者或者家属出具谅解书,有了谅解书也不能绝对的免于刑事处罚的。 【法律依据】: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