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城市土地属于什么所有 |
释义 | 在中国,城市土地属于国有土地,即由国家所有的土地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所有土地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级管理的制度,不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侵占、私自占有、转让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处置国有土地。因此,城市土地的出让、划拨、征收、拍卖等活动,都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由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或授权的地方政府土地管理机构来进行管理和监督。在城市土地使用中,也需要遵守规划、环保、安全等相关要求,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土地使用权是指: 国家所有的土地,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授予使用者在一定期限内使用、收益、管理、处置土地的权利。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和授予,一般是通过出让、划拨、转让等方式实现的。土地使用权的期限一般为20年至70年不等,期限结束后可以续期。在土地使用权期限内,土地使用者有权对土地进行开发、建设、经营和流转,但不得违反土地使用性质和规划要求,不得转让给不符合规定的人或单位。 综上所述,土地使用权仅仅是土地的使用权,土地的所有权仍然属于国家所有。土地使用者在土地使用权期限内,可以享有土地的使用、收益权,但不拥有土地所有权,也不得将土地使用权抵押、转让、出售、赠与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土地所有者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确认所有权。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市辖区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统一登记。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