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强制打疫苗是否合法
释义
    新冠疫苗不属于免疫规划疫苗,而只是二类疫苗。故而,居民没有接种新冠疫苗的法律义务。接种新冠疫苗不是法定义务,就意味着国家不得强制接种。也正是因如此,国家在接种新冠疫苗问题上,遵循着“知情同意自愿”的基本原则。
    居民没有接种的义务,那政府可以通过间接强制的手段去促进接种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也反复多次强调,接种新冠疫苗是自愿的,不得强制。
    这种强制并不仅仅意味着直接强制接种——限制住人身自由,摁倒在地、撸起袖子,强行注射疫苗。为了推进疫苗的接种,地方上的一种做法是不准未接种者进入公共场所等。例如,最近安徽省等多地启动“二码”联查,进入公共场所需同时出示健康码和疫苗接种记录。
    政府可以采取鼓励接种的措施吗?值得记起的是,在今年接种新冠疫苗的初期,有不少地方采取了激励机制,诸如接种者可领取鸡蛋、牛奶、消毒液等物资。虽然只是些小东西,但还是会给居家过日子的很多人带来接种的意愿,也给稍显苦闷的疫情生活增添了一点欢乐的气氛。
    那么,这种使用公共资金的激励机制是否违法呢?因为疫苗的接种率提高有助于防止疫情的感染、扩大,关乎重要的公共利益,虽然也是在使用公共资金进行激励,但仍为公益所需,且在专项经费之列。
    故而,政府采取这种激励机制属于容许的范围之内。当然,有人可能要问,为什么激励机制可行而限制机制不可行?从理论上来说,限制机制是一种侵害,是不利措施,应当要有明确的根据;而激励机制是一种授益,一般符合预算要求即可。
    从现实制度来说,限制机制不符合疫苗接种的“自愿”原则,而激励机制则只是激起接种疫苗的意愿,是否接种仍为当事人的自愿选择。
    法律依据:《疫苗管理法》第6条第2款规定,“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居民,依法享有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权利,履行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义务。政府免费向居民提供免疫规划疫苗”。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2: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