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的概念是什么? |
释义 | 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的主旨是介绍核定征收的定义和方法。核定征收包括定额征收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两种方式。对于定额征收,税务机关直接核定纳税人的年度应纳税额。对于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税务机关预先核定纳税人的应税所得率,纳税人根据实际发生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最近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标准有所调整,起征点调整为10万元,应税所得率统一调整为5%,以保持税负平衡。小餐馆是此次调整的受益行业之一。 法律分析 一、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是什么意思 核定征收是指由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情况,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对其生产的应税产品查实核定产量和销售额,然后依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征收税款的征收方式。 二、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包括哪些方法 定额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办法,直接核定纳税人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额,由纳税人按规定进行申报缴纳的办法。 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预先核定纳税人的应税所得率,由纳税人根据纳税年度内的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等项目的实际发生额,按预先核定的应税所得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办法。 三、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标准 在定期定额征收方式方面,《公告》明确,核定征收率的"起征点"调整为10万元;在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方面,除娱乐业外,其他行业的应税所得率统一调整为5%;在定率征收方面,公告提到,核定征收率的标准按0.8%执行,与"起征点"以上的定期定额户税负保持平衡。 核定应税所得率由原来的10%降低到5%,小餐馆成为此次个税政策调整受益较大的行业。在当前食材、人工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餐馆省下来的税款可以用来保障员工福利、提升餐厅硬件。 拓展延伸 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税率、税基、税务政策、个人所得收入的种类和金额等多个方面。首先,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税率是影响核定征收的重要因素,不同税率适用于不同收入水平的个人。其次,税基即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税务政策也会对核定征收产生影响,如税收优惠政策、减免政策等。此外,个人所得收入的种类和金额也会影响核定征收,不同类型的收入可能适用不同的征收方式和税率。综上所述,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进行合理的核定征收。 结语 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是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情况,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对其生产的应税产品查实核定产量和销售额,然后依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征收税款的征收方式。核定征收包括定额征收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在定期定额征收方式方面,《公告》明确了起征点和核定征收率的标准调整。核定应税所得率从10%降低到5%,小餐馆成为受益较大的行业。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受多个因素影响,包括税率、税基、税务政策、个人所得收入的种类和金额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合理的核定征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 第一百一十六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五条所称中国居民,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就其从中国境内、境外取得的所得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个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8修正): 第七条 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可以从其应纳税额中抵免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但抵免额不得超过该纳税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三章 应纳税额 第七十七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三条所称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是指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依照中国境外税收法律以及相关规定应当缴纳并已经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性质的税款。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