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科学定律可以授予专利权吗? |
释义 | 不可以;科学发现,是对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未知物质、现象、变化过程及其特性和规律的揭示。科学理论是对自然界认识的总结,是更为广义的发现,它们都属于人们认识的延伸。这些被认识的物质现象、过程、特性和规律不同于改造客观世界技术方案,不是专利法意义上的发明创造,因此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不能授予专利权的几种情况:不能授予专利权的几种情况 (1)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如吸毒工具等。 (2)违背科学规律的发明。比如永动机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3)科学发现。 (4)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5)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6)动植物新品种不能授予专利权。在我国有专门用于保护植物新品种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7)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一、对科学发现什么不授于专利权 对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 1、科学发现。科学发现仅仅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而不是利用自然规律所作出的发明创造,它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不具备工业上的实用性,因此不授予专利权。 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它仅仅是指导人们对其表达的信息进行思维、识别、判断和记忆,而不需要采用技术手段或者遵守自然法则,不具备技术的特点,因此不能授予专利权。 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是指以有生命的人或者动物为直接实施对象,对之进行识别、确定或消除病因或病灶的过程。无法在产业上利用,不具备实用性,不属于专利法意义上的发明创造,因而这类方法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4、动物和植物品种。动物和植物品种指的是动物和植物品种本身,不包含生产动物和植物品种的方法。如果人工技术的介入对该方法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效果起了主要的控制作用或决定性作用,则这种方法不属于主要是生物学的方法,可以授予专利权。 二、在我国,不授予专利权的几种情形 我国《专利法》第五条和第二十五条中规定了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形,包括以下8种: 1、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碍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比如制作吸毒工具、赌博设备等。 2、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3、科学发现。科学发现是对自然规律和有助于说明自然规律的自然现象的特性提出的前所未有的科学认识。但是,科学发现仅仅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不具备工业上的实用性,因此不授予专利权。 4、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智力活动必须经过人的思维运动作为媒介才能间接地作用于自然产生结果,不需要采用技术手段或者遵守自然法则,不具备技术的特点,因此不能授予专利权。 5、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是指以有生命的人或者动物为直接实施对象,对之进行识别、确定或消除病因的过程。 6、动物和植物品种,指的是动物和植物品种本身,不包含生产动物和植物品种的方法。 7、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需要指出的是,不仅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不能获得专利保护,而且原子核变换方法本身也不能获得专利保护。 8、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相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不授予专利权。 除了不满足专利授权条件的情形,以上的8种情形也不会得到专利授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