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一、 父母能花子女的压岁钱吗 法律上其实是有明确的规定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孩子 8 岁以前的时候,这个时候孩子的压岁钱是要归父母管理的,因为这个时候孩子并没有单独决策财物的能力,所以在此之前父母是可以使用孩子的压岁钱的,但是到了 8 岁之后孩子有了相应的使用能力,这个时候父母就要适当的给孩子一定的权利,去使用自己的钱财,父母并不能完全占有孩子的压岁钱。 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民事能力,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孩子其实是可以对自己的财产做出相应的处置的。 二、什么是压岁钱 压岁钱,又名压祟钱 (" 祟 " 就是不吉利的东西。古人借这个习俗来表达来年不要有任何不吉利的事情发生 ), 压岁钱是汉族的传统年俗,一般在新年倒计时由长辈将钱装在红包内给晚辈。压岁钱有很好的寓意,通常认为有辟邪驱鬼,保佑平安。 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三、父母能随便动用孩子的财产吗 很明显父母不能随便动用孩子的财产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十五条 : 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 民事法律行为 。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法律客观: 《 民法典 》第三十四条,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