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捐赠和赠与合同的区别
释义
    赠与与赠予的区别及赠与合同的要件与撤销条件。赠与与赠予都是将财产无偿给予他人的行为,但赠与需要双方一致意愿,而赠予只需赠予方同意。赠与合同生效要求赠与人合法所有财物,并有赠与人和受赠人真实意思表示。赠与合同可通过意思表示成立,不必等到交付赠与物。赠与合同可在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权益、不履行扶养义务或不履行合同义务时被撤销,撤销权行使期限为一年。
    法律分析
    一、捐赠于赠与合同区别
    赠与与赠予含义相同。两者都是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的实质是财产所有权的转移。
    两者的区别如下:
    1.赠与需要有当事人双方一致的意思表示才能成立。如果一方有赠与意愿,而另一方无意接受该赠与的,赠与合同不能成立;赠予只有一方的给予,不需要另一方的接受与否,只要赠予方同意即可成立实行。
    2.赠与是法律语言,是一种极为严谨的表达方式,一般要通过法律程序来完成。赠予是文学语言,并不是一个法律用语,从法律角度无此定义。
    3.赠与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种行为;赠予是指送财物或他物给人,是一种单方面的行为。
    4.“予”本身就含有给某人的意思,所以赠予有时候可以不用接人,直接接物;而“与”后面就只能是接人,指向受赠对象,所以赠与之后所接的只能是人。
    二、赠与合同生效要件
    赠与合同生效的要件有以下几点:
    1、赠与的财物必须要是属于赠与人合法所有的财物。
    2、赠与财物必须要是赠与人自身意志的真实表示。
    3、受赠人同时也要做出接受赠与的真实意思表示。
    赠与合同属于诺成合同,诺成合同是说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达一致,赠与合同即成立并生效,不必等到交付赠与物才生效。
    三、赠与合同撤销的条件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结语
    赠与与赠予的区别在于赠与需要双方一致的意思表示,而赠予只需要赠予方同意即可成立实行。赠与是法律语言,需要通过法律程序完成,而赠予是文学语言,并无法律定义。赠与是财产所有权的转移,而赠予是一种单方面的行为。赠与合同生效要件包括赠与的财物属于赠与人合法所有,赠与人和受赠人必须真实表示意愿。赠与合同可以诺成,不必等到交付赠与物才生效。赠与合同可以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进行撤销,包括严重侵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合法权益、未履行扶养义务以及不履行合同约定义务等情形。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四章 慈善捐赠 第四十一条 捐赠人应当按照捐赠协议履行捐赠义务。捐赠人违反捐赠协议逾期未交付捐赠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慈善组织或者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要求交付;捐赠人拒不交付的,慈善组织和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提起诉讼:
    (一)捐赠人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公开承诺捐赠的;
    (二)捐赠财产用于本法第三条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慈善活动,并签订书面捐赠协议的。
    捐赠人公开承诺捐赠或者签订书面捐赠协议后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经向公开承诺捐赠地或者书面捐赠协议签订地的民政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开说明情况后,可以不再履行捐赠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第三章 捐赠财产的使用和管理 第十九条 受赠人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和受赠财产的使用制度,加强对受赠财产的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法自1999年9月1日起施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6:3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