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防范店内假冒伪劣商品诈骗?
释义
    法律分析: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商家有义务对销售的商品进行质量检验和真实性验证,否则存在赔偿责任。同时,消费者应当保持警惕,提高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能力,如有发现应及时投诉和维权。
    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条 商家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和商品的实际情况,对销售的商品进行质量检验和真实性验证,不得以欺骗、误导手段欺诈消费者。
    第十六条 商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或者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货、换货、修理、重做、减价、赔偿等。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六条 商家不得虚假宣传、欺骗、误导,不得制造假冒伪劣商品,侵犯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健康权、财产权等。
    第二十四条 商业贿赂、虚假宣传、利用社会公共资源从事商业活动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对消费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2: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