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法典的公序良俗
释义
    

法律主观:
    


    一、民法典的 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 有哪些
    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是指自然人、法人和 非法人组织 在从事民事活动时,不得违反各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共秩序和善良习俗。公序良俗原则要求民事主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循社会主体成员所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它可以弥补法律禁止性规定的不足。公序良俗是建设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社会主义法治与德治建设水准的重要标志。公民在进行民事活动时既要遵守法律的规定,又要符合道德的要求。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8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二、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的具体要求
    (一)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所谓不得违反法律,就是要求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只要法律未明文禁止,又不违背公序良俗,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和需要创设权利、义务内容。
    (二)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公序良俗是指公共秩序和善良习俗。公共秩序,是指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基本秩序和根本理念,是与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相关的基础性原则、价值和秩序,在一些民商事立法中也被称为社会公共利益。
    三、公序良俗原则的司法适用
    公序良俗原则是较为抽象的原则,只有在现行法缺乏相关规定或者发生规范冲突时才能适用。原则上,现行法有具体规定的,优先适用法律的具体规定。
    公序良俗原则既是一个基本原则,又是一个不确定概念,此种概念无法通过定义的方式确定其内涵,因此在具体适用中,必须要通过对概念的类型化,从而使法官在适用中能够寻找到更为确定的标准。在对概念进行类型化时,首先应当以一个社会特定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念为基础,因为道德观念本身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应当以当下的价值观念作为标准。
    其次,要把握善良风俗的变动性,根据特定历史_期人们主流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进行判断。
    

法律客观:
    


    《 民法典 》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事诉讼法 》 第一百八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判第 一审 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 不公开审理 ;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