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务人员对病人的伤害主体 |
释义 | 医疗事故罪的主体是什么 医疗事故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医务人员。医务人员,是指经过医药院校教育,或经各级机构培养训练后,并经过卫生行政机关批准,取得行医资格从事医疗实践工作的各类医务人员。按其业务性质可以分为四类:医疗防疫人员;药剂人员;护理人员;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对医疗单位的党政人员、后勤管理人员,由于过失行为给病人造成严重后果的,在目前我国法律对此类案例应如何处理未作出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可以将此类人员扩大解释为医务人员,对党政人员、后勤管理人员及其负责人,因过失行为给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按照医疗事故罪处理。 医疗事故的客体是患者的生命健康权。 医务人员的诊疗护理行为与就诊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医疗机构内部制定的一系列体现医疗行为中注意义务的行为规范都旨在规范医疗行业中的医疗行为,保护就诊人的生命健康权利。医疗事故罪的设立经历了从无到有的立法过程,由于1979年刑法典对该医务人员的诊疗护理行为与就诊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医疗机构内部制定的一系列体现医疗行为中注意义务的行为规范都旨在规范医疗行业中的医疗行为,保护就诊人的生命健康权利。医疗事故罪的设立经历了从无到有的立法过程,由于1979年刑法典对该罪没有规定,在司法实践中除对极少数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外,大部分责任人未受到应有的刑事制裁。在已作刑事处理的案件中,对该类行为的定性和处罚也不尽一致。随着患者权利意识的逐步增强,法学界、医学界对医疗事故处理实践经验的逐步成熟以及刑法自身完善的需要,1997年刑法典增加了医疗事故罪:“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医疗事故的构成要素包括: 1、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医疗事故的客体是患者的生命健康权; 3、医疗事故的相关人员在主观上表现为过失; 4、医疗事故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行为。 法律依据: 1.《刑法》 第三百三十五条,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以上内容就是相关的回答 该内容由 王伟凡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