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 没有完美的民族政策,各有各的问题。中国的这一套从苏联学习来的民族识别、民族身份登记、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民族分化,造成主体民族人口大量流失,强化了少数民族的特权意识和独立意识。这套政策在前苏联和南斯拉夫已经造成严重后果。不过另一方面,它在实行的初期确实促进了边远少数民族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也从概念上推广了民族平等,也是有正面效果的。 与社会主义阵营的“民族拼盘”政策不同,美国作为一个人种和民族都极其复杂的国家,更像是“民族熔炉”,更加强调公民平等,而非民族平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