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延迟退休年龄会影响年轻人就业吗 |
释义 | 延迟退休对就业的冲击是有限的。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减少劳动适龄人口几百万是客观事实,这种现象还将持续。“小步渐进”、“女先男后”的政策取向,必然降低其对就业的影响。一些退休人员再就业在各地都是一个客观事实,这实质上部分消减了延迟退休对就业的影响。 一、延迟退休公布方案吗 目前尚未正式公布延迟退休的具体政策。我国目前实行的政策规定企业职工的退休年龄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男60周岁。这一政策的实行充分考虑了当时的人均寿命、劳动条件和男女生理特点等因素,为保护职工劳动权益及身心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我国人民平均寿命的延长决定了我国退休年龄的延长成为必然趋势。推迟退休年龄政策将会逐步确定并颁布。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条件改善,平均劳动强度比以前大大降低,人均寿命也在不断延长,现行退休年龄偏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相应推迟退休年龄,是一种必然趋势。 二、女性退休年龄最新规定多少岁? 法定退休年龄是指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文件所规定的退休年龄。 对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并且累计工龄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累计工龄满十年的,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累计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准予退休。 为什么要延迟退休? 目前我国退休年龄标准,是建国初期人均预期寿命40多岁的情况下制定的。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曾介绍称,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尹蔚民介绍,我国目前的退休政策是新中国成立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确定的,当时人口的预期寿命不到50岁。现在新中国成立已经60多年,国情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的预期寿命已达70多岁。而我国的退休政策没改,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有8000多万,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延迟退休原则 第一,小步慢走,渐进到位。每年推迟几个月的时间,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再达到法定退休的目标年龄。 第二,区别对待,分步实施。根据我们国家现在不同群体的退休年龄,我们会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分步进行实施。 第三,提前公示,做好预告。这个方案一旦出来之后,我们会广泛地征求社会意见,因为这个方案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凡是涉及到公众利益的政策都需要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凝聚社会的共识。 我国于去年修改了职员的退休年龄的规定,这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且目前我国社会老龄化的现象日趋严重,若是不延迟退休年龄,那么将会加重青年人的负担,这不利于社会安定。职员在退休之后,才可以领取退休工资。 三、72年出生的延迟退休年龄 延迟退休政策将实施。按照现在的规定,男性职工退休年龄60岁,也就是说1972年出生的话在2032年退休。若延迟退休政策2022年实行,并且男女法定退休年龄统一延迟至65岁,那么1972出生的人将在2037年退休,也就是说延迟五年退休。当然,延迟退休政策还在制定当中,具体细节尚未清楚。按照官方的意思,“十四五”规划建议稿发布,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有专家认为,“十四五”期间应该要实施延迟退休政策,也就是说延迟退休政策或在2021年至2025年期间实施。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