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业部门地勘单位实践科学发展观情况综述 |
释义 | 进入新世纪,我国地质勘查事业在新机制、新体制下大步向前迈进。在矿产资源保障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2007年,我国地质勘查总投入已经达到660亿元,其中500亿元投入到了油气资源勘查中。近年来,经历了一系列改革的工业部门地质勘查单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走向如何前不久,在国土资源部召开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工业部门地勘单位负责人座谈会上,我们得以一窥全貌。油气勘探开发总体态势良好就油气资源而言,近年来,我国三大石油公司都加大了勘查投入,勘查开发形势良好,并取得了不俗成绩。中石油副总裁赵政璋说,近年来,中石油加大油气勘探力度,2007年勘探投资突破3亿元,是2000年公司上市时的3倍,这在中石油勘探史上是没有的。在现有考核条件下,中石油拿出10亿元~15亿元资金,由勘探风险公司承担风险,收到好的效果。2004年~2007年,中石油勘探石油地质储量总量超过5亿吨。2008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达到7亿吨。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中石化。据中石化副总地质师蔡希源介绍,中石化重组后,在国土资源部的大力支持下,矿业权区块面积大幅增加。1998年~2007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3.5亿吨,新增天然气储量1.07万亿立方米。2007年新增石油储量2.5亿吨,新增天然气1138亿立方米。中海油2007年油气当量已经突破17万桶,其目标是:到2015年石油达到5000万吨,天然气达到300亿立方米,共8000万吨油气当量,并力争到2020年再有突破。但大发展背后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随着国内对石油需求的大幅度提升,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49%,尽管油气新增储量比较多,但储量质量在逐步下降。比如石油勘探,正向构造复杂区和深部发展,低品位储量达65%。这些都给油气勘探和开采带来很大难度。机制创新促进固体矿产勘查当前,在国土资源部着力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的形势下,全国地勘单位都在“找新区、上专项、挖老点、走出去、依靠科技和人才”等五个方面练好内功,通过找矿成果不断扩大,实现地勘经济快速发展。煤炭勘探成果显著。权威数据显示,“十五”期间,全国查明煤炭资源储量1100亿吨,而2007年新增查明原煤储量达到406.2亿吨,较上年增长10.7%。究其原因,正如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局长徐水师所言,全国煤炭地质勘探得以统一,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加快了勘探步伐,在勘查开发方面都有突破。十三大煤炭基地的确立,无疑是近年我国煤炭产业政策的一大亮点。在2008中国国际煤炭大会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表示,到2010年,基地内煤炭产量将达到22.4亿吨,占全国总量的86%。而中央地质勘查基金虽然推出不久,却已经在煤炭勘查中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比如,由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出资的内蒙古东胜煤田西部煤炭普查项目,在2007年底即初步控制煤炭资源量195.8亿吨,达特大型规模。其在创新地质勘查投资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的同时,创造了我国固体矿产资源规模勘查新纪录。核工业地质工作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局长李德连说,工业部门地勘队伍管理体制改革后,核工业地质局与社会地勘力量建立项目连接和合作,实现找铀突破。他说,近年来我国核工业地勘经费不断增加,从2001年至今共进行了200万米的工作量,获得的储量是过去投入产出的2倍。在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国际铁矿石价格战中,我国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要改变这种格局,加大中国本土铁矿找矿力度,是根本性的措施。中国冶金地质界的专家认为,我国地下1000米以浅的空间尚有900亿吨的铁矿资源潜力,其中大中型矿山深边部约有200亿吨可实现近期开发利用,外围及所在Ⅲ级成矿区带约700亿吨的资源潜力可部署找矿。此外,我国有色金属矿产勘查、化工地质勘查、贵金属勘查、建材地质勘查等,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