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危险驾驶和肇事者驾驶区别 |
释义 | 危险驾驶罪和交通肇事罪的区别有: 1.犯罪主观方面不同。危险驾驶罪有主观上的故意,而交通肇事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2.在犯罪行为方式上不同。 3.犯罪行为对危害结果的要求不同。 4.定罪量刑不同。 一、醉驾与相关罪名的界限 1.与危险驾驶罪 危险驾驶罪属于重大安全事故的犯罪的其中一类,危险驾驶包括但不局限于疲劳驾驶、酒后驾驶、吸毒后驾驶、无证驾驶等给公共安全带来重大危害的高度危险的驾驶行为。广义上的危险驾驶行为来源于国际刑法学界的习惯表述,是指在道路交通运输中,机动车驾驶人员的不良驾驶行为违反了本国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从而给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险的驾驶行为。狭义上我国刑法所规制的危险驾驶行为是指在道路上喝醉酒后驾驶机动车或者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醉酒驾驶属于危险驾驶罪中的一种法定情形。而危险驾驶罪不仅包括醉酒驾驶的情形,还包括追逐竞驶等其他情形。 2.与交通肇事罪 醉酒驾驶与交通肇事罪两者之间关系紧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醉酒驾驶是交通肇事罪的立法补充,两罪之间的适用存在竞合。首先,两罪都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其次,两罪最主要的共同之处就是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再次,两罪都是违反有关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两者的区别在于:第一,主观方面不同。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醉酒驾驶犯罪是故意犯罪。醉酒驾驶的行为人所做出的危险驾驶行为明知会造成公共以及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结果,而且希望或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持希望或放任的故意。交通肇事罪是行为人由于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而做出的违法行为导致严重后果发生,行为人对严重后果应当预见,但是疏忽大意而未能预见,或是虽然能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第二,客观方面不同。交通肇事罪是结果犯,醉酒驾驶是抽象危险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危险驾驶行为(喝醉酒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不论是不是造成后果的均构成危险驾驶罪。在交通肇事罪中必须是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且造成了重大事故,导致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才构成本罪。第三,适用范围上不同。交通肇事罪发生的领域广于醉酒驾驶犯罪,交通肇事罪是发生在所有的交通运输领域;而醉酒驾驶只限于在陆路交通中的公路交通领域。 3.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危险驾驶罪两者之间通常容易混淆,是联系紧密但又有所区别。危险驾驶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两者之间紧密联系地方在于:第一,两罪均是故意犯罪。第二,两罪都属于危险犯,都是以危险行为的发生作为构成犯罪的标准,第三,客观方面存在竞合。第四,主观方面都表现为故意,都是希望或放任其危害结果的发生。两者的区别则在于:第一,犯罪构成条件不同。醉酒驾驶犯罪是不以发生严重后果为构成犯罪的条件;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以发生严重后果为构成犯罪的条件。第二,行为方式不同。醉酒驾驶犯罪是根据刑法规定的“醉酒驾驶”行为方式;而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是属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四种行为方式。第三,犯罪客体不同。醉酒驾驶犯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的客体是除了交通运输安全之外的其他公共安全。第四,主观方面不同。虽然两罪都是故意犯罪,但是醉酒驾驶范围是间接故意,认识到危险驾驶行为会危害公共安全,不过还是任其发生;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则既有直接故意也有间接故意,即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使结果向希望的状态发展而放任结果发生。第五,刑罚不同。醉酒驾驶犯罪的法定刑是处拘役,并处罚金。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刑罚是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相对来说,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刑罚方面设置得更重些。 二、飙车怎么处罚 飙车的处罚方式如下: 1、飙车是违法行为,会被处于罚款、治安拘留及吊销驾照等处罚; 2、在情节严重时,将构成危险驾驶罪,处于罚金及拘役的刑罚; 3、如果飙车致使人员重伤、死亡及公私财物重大损失的,还将构成交通肇事罪,将会处于拘役或有期徒刑的刑罚; 4、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将构成危险驾驶罪,可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危险驾驶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为公共安全; 2、客观要件,表现为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且情节恶劣; 3、主体要件,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二、交通肇事罪与危险驾驶罪的区别如下: 1、表现形式不同。交通肇事罪包括了危险驾驶的行为方式,构成危险驾驶罪的行为,也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行为。但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行为,就不一定是危险驾驶罪的行为; 2、犯罪行为对危害结果的要求不同。危险驾驶罪是行为犯、情节犯,只要有醉酒驾驶或追逐竟驶的行为且情节恶劣即可,不要求造成实际的危害结果。而交通肇事罪则要求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3、主观方面不同。危险驾驶罪在主观上持希望或放任的故意,而交通肇事罪是典型意义上的过失犯罪,交通肇事罪主观上只能是过失。 总之, 总之,在道路上飙车,尚未构成犯罪的,交警部门可以出罚款、治安拘留及吊销驾照等处罚;如果构成危险驾驶罪的,还需处于罚金及最高六个月拘役。 三、侵权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别 1.行为性质不同。侵权行为具有民事违法性,而犯罪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 2.行为侵害客体的范围不同。犯罪行为侵犯的客体要比侵权行为侵害的客体更广泛,不仅包括后者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还包括其他一些受我国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 3.行为的严重程度不同,造成的社会危害程度也不同。犯罪行为必须具有社会危害性,这是构成犯罪的实质要件。而侵权行为造成的危害往往只是及于个体或集体,一般不会强烈到波及社会。 4.行为人的主观要件不同。犯罪行为要求行为人的主观恶性达到一定程度,即必须要具备故意或者过失。一般侵权行为的主观要件是过失。如果是故意,则需要考虑危害程度,如果危害达到刑法规定程度则有可能认定为犯罪行为。 5.行为后果不同。侵权行为依照本法或其他法律特别规定应当承担的是相应的民事责任,承担责任的形式包括损害赔偿、停止侵害、消除危险等。犯罪行为是依据刑法规定承担相应的刑罚的刑事责任,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是刑罚,包括拘役、管制、有期徒刑直至死刑。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