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疫情防控落实的四早措施是哪些 |
释义 | 1、及时发现。落实公共场所体温检测措施,加强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排查,做到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早发现”,并按要求“早报告”,不得瞒报、漏报、迟报。2、快速处置。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充分发挥大数据等优势,尽快彻底查明可能的感染源,做好对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和追踪管理。落实“早隔离”措施,及时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实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可能的污染场所全面终末消毒。3、精准管控。依法依规、科学划定防控区域范围至最小单元(如楼栋、病区、居民小区、自然村组等),果断采取限制人员聚集性活动、封锁等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尽最大可能降低感染风险。及时公布防控区域相关信息。4、有效救治。指定定点收治医院,落实“早治疗”措施,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时有效全面收治轻症患者,减少向重症转化。坚持“四集中”,对重症患者实施多学科救治,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患者治愈出院后,继续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14天。 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有哪些 公司复工防疫措施有以下几个:一、加强员工健康监测(一)做好员工健康管理。(二)实行健康状况报告。二、做好工作场所防控(一)加强进出人员登记管理。(二)保持工作场所通风换气。(三)保障洗手等设施正常运行。(四)做好工作和生活场所清洁消毒。(五)减少员工聚集和集体活动。(六)加强员工集体用餐管理。(七)做好医务服务。(八)规范垃圾收集处理。三、指导员工个人防护(一)强化防控宣传教育。(二)落实个人防护要求。四、做好异常情况处置(一)明确单位防控责任。(二)设立隔离观察区域。(三)封闭相关区域并进行消毒。(四)做好发现病例后的应对处置。 疫情期间复工防疫防控措施有哪些 公司复工防疫措施有以下几个:一、加强员工健康监测(一)做好员工健康管理。(二)实行健康状况报告。二、做好工作场所防控(一)加强进出人员登记管理。(二)保持工作场所通风换气。(三)保障洗手等设施正常运行。(四)做好工作和生活场所清洁消毒。(五)减少员工聚集和集体活动。(六)加强员工集体用餐管理。(七)做好医务服务。(八)规范垃圾收集处理。三、指导员工个人防护(一)强化防控宣传教育。(二)落实个人防护要求。四、做好异常情况处置(一)明确单位防控责任。(二)设立隔离观察区域。(三)封闭相关区域并进行消毒。(四)做好发现病例后的应对处置。 企业因疫情防控经营困难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用人单位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待岗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可以按照生产经营需要,申请执行综合计算工时制度, 实行集中工作、集中休息方式保持正常生产经营。 企业因疫情防控生产经营困难能采取哪些措施 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待岗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可以按照生产经营需要,申请执行综合计算工时制度, 实行集中工作、集中休息方式保持正常生产经营。具体操作可根据地方人社部门的文件规定执行。 各级政府采取疫情防控措施的主要法律依据是什么 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措施,统一领导应急处置工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的,从其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积极配合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该内容由 闫璨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