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政策和法规的区别
释义
    1、制定主体不同。法规是立法机关(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政策是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或者政治局制定。
    2、制定程序不同。法规的制定程序由法律规定,比较严格,而政策没有严格的制定程序。
    3、稳定性不同。法律、法规一经制定,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废止,有较强的稳定性,而政策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
    4、调整对象不同。政策的实质是阶级利益的观念化、主体化、实践化反映。
    法规是法令、条例、规则和章程等法定文件的总称。法规指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法规也具有法律效力。
    政策是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
    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概念如下:
    1、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统治阶级(泛指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
    2、法规:法令、条例、规则和章程等法定文件的总称。法规指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法规也具有法律效力。
    3、政策: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
    法律,法规和政策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的区别:
    1、制定主体不同
    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法规:立法机关(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政策: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或者政治局制定。
    2、制定程序不同
    法规:法规的制定程序由法律规定,比较严格。
    政策:没有严格的制定程序。
    3、稳定性不同
    法律、法规:一经制定,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废止,有较强的稳定性。
    政策: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
    4、调整对象不同。
    法律:通常是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
    政策:的实质是阶级利益的观念化、主体化、实践化反映。
    5、约束力不同。
    法律:全国人大颁布或批准的,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法规:国务院颁布或批准的,具有较强的法律效力。
    政策: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只是具有一定的指向作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七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第十三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改革发展的需要,决定就行政管理等领域的特定事项授权在一定期限内在部分地方暂时调整或者暂时停止适用法律的部分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8: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