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民携带枪支和刀具会构成何种犯罪? |
释义 | 公民携带枪支和刀具构成非法携带罪,危及公共安全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携带枪支无论是否使用都可能构成违法行为,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了解相关处罚和规定。 法律分析 公民携带枪支和刀具构成什么罪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 构成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犯罪,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行为人具有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其他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行为。管制刀具是指国家依法进行管制,只允许由特定人员持有、使用,禁止私自生产、买卖、持有的刀具,如匕首、三棱刮刀、弹簧刀以及类似的单刃刀、双刃刀和三棱尖刀等。“危险物品”是指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行为人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其他危险物品,必须是进入大众进行公开活动的公共场所,如商店、影剧院、体育场、街道等。或者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其他危险物品进入火车、轮船、长途客运汽车、公共电车、汽车、民用航空器等公共交通工具等行为,都是法律所禁止的。 2.必须危及到公共安全,且是情节严重的行为,才构成犯罪。一般而言,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其他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行为本身就必然危及到公共安全,使广大公民及国家财产处于危险之中,但根据规定,只有上述行为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本罪。 根据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条【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公民携带枪支和刀具构成什么罪?就算你只携带枪支,没有用它来伤人也可能是构成违法的情形了,希望大家能够清楚的认识这个问题,别轻易犯法。关于公民携带枪支和刀具的处罚有疑问来找专业的律师为你提供咨询服务是最好的选择。 结语 公民携带枪支和刀具构成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根据刑法规定,此类行为情节严重者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即使仅携带枪支而未使用,也可能构成违法行为。为避免触犯法律,请大家谨慎对待携带枪支和刀具的问题。如对公民携带枪支和刀具的处罚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准确的法律意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2015修正):第四章 枪支的日常管理 第二十三条 配备、配置枪支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妥善保管枪支,确保枪支安全。 配备、配置枪支的单位,必须明确枪支管理责任,指定专人负责,应当有牢固的专用保管设施,枪支、弹药应当分开存放。对交由个人使用的枪支,必须建立严格的枪支登记、交接、检查、保养等管理制度,使用完毕,及时收回。 配备、配置给个人使用的枪支,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严防被盗、被抢、丢失或者发生其他事故。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2015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运输枪支未使用安全可靠的运输设备、不设专人押运、枪支弹药未分开运输或者运输途中停留住宿不报告公安机关,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未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对直接责任人员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2015修正):第二章 枪支的配备和配置 第五条 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机关的人民警察,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和担负案件侦查任务的检察人员,海关的缉私人员,在依法履行职责时确有必要使用枪支的,可以配备公务用枪。 国家重要的军工、金融、仓储、科研等单位的专职守护、押运人员在执行守护、押运任务时确有必要使用枪支的,可以配备公务用枪。 配备公务用枪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公安部门会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按照严格控制的原则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