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企业应收账款怎样进行催收? |
释义 | 1、密切关注债务人的经营状况。 2、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债权。 3、注意证据的收集和举证。 4、关注诉讼时效的期间,我国普通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债权人应当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并保留相关证据。 一、借条过期5年还有没有效 借条过期五年有效。具体如下: 1、第一种情况是,在五年内,债权人从未向债务人主张权利,债务人也从未表示要归还贷款。在这种情况下,债务错过了诉讼时效的保护期。在诉讼中,被告以贷款超过诉讼时效为由辩护,债权人将失去胜诉权; 2、第二种情况是,自债务人承诺还款之日起三年内,债权人曾向债务人主张债权,因此债务的诉讼时效自主张债权之日起中断并重新计算三年。只要债权人在诉讼中向法院提交主张债权的相关证据,债权人的债权仍有胜诉的权利; 3、第三种情况是,自债务人承诺还款之日起三年内,债权人没有向债务人主张债权,或者主张债权,但没有证据证明债务人在超过诉讼时效后自愿履行债务,债务就可以得到保护。在此,律师建议,债务人应积极督促债务人及时履行诉讼,并督促债务人及时履行诉讼。 二、诉讼时行使代位权的期限是多久 诉讼时行使代位权的期限是三年。 代位权是实体请求权。即代位权的行使是以债权人自己的名义,代债务人之位向债务人的债务人即次债务人主张权利。 因此,代位权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有诉讼时效的限制。诉讼时效期间是三年。 三、欠款的要怎么起诉 如果遇到还款期限届满,经贷款人催告仍未偿还的,贷款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贷款人起诉时应注意诉讼时效。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债权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强制债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法定时效期满后,债权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不再予以保护。就债务纠纷而言,一般诉讼时效为三年,自还款之日起计算。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