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发布一级、二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除采取相应措施外,还应当针对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一项或者多项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警,预警信息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信、信息网络、警报器、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进行,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该内容由 严达兴律师
和 法律部落 共创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