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制定什么对不同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养老保障 |
释义 | 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 分类提供养老服务 据了解,2017年,我国将探索建立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纳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在广东、山东、安徽、贵州、江苏等省份试点基础上,目前,这项制度已具备了在全国推广的经验和条件。 一、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有什么好处? 一方面,这是政府承担养老服务责任、厘清政府优先保障的养老服务内容的清单; 另一方面,清单不但遴选出服务项目、保障机制,还会有相应的持续支持政策。此外,清单明确了鼓励措施和支持的重点,市场也就明确了投入的方向。 二、突破失能老人照护瓶颈 满足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约有4000万人。这些老年人的照护难题,可谓养老服务业的“难中之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静说,解决失能老人照护难题,要从关口前移加强失能的综合防控、完善全链条长期照护服务模式、推进支持性环境建设等方面突破,而意见提出的发展“互联网+照护服务”等举措,也是突破瓶颈的关键。 如何聚焦解决老年人健康养老最紧迫的问题,推进各项优质服务资源向老年人的身边、家边和周边聚集?意见提出扩大医联体提供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居家医疗服务的范围等举措。意见用大篇幅对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作出了具体部署和安排,为健康养老提供了保障和强有力的支持。 法律依据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 (五)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各地要根据财政承受能力,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对健康、失能、经济困难等不同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养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复照护、社会救助等适宜服务。清单要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支出责任,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进行动态调整。2022年年底前,建立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度,评估结果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跨部门互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