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职务犯罪预警机制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
释义 | 法律分析:职务犯罪预警机制是指建立起对公职人员从事职务犯罪风险的监测、警示、预防和应对机制。其构成要素包括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标准、预警流程、预警管理和应急处置机制等。预警指标体系是指建立一套科学、准确、实用的指标系统,对公职人员从事职务犯罪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预警标准是指建立起科学、明确、严格的评估标准,对预警指标的变化进行判断和分析。预警流程是指建立起一套科学、高效、规范的预警流程,对公职人员从事职务犯罪风险进行预警和应对。预警管理是指建立起一套科学、严格、有效的预警管理机制,对预警指标的收集、分析、判断和应对进行管理和监督。应急处置机制是指建立起一套应急处置机制,对职务犯罪风险的应对进行实时、有效的处置。 法律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8条 “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强迫劳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等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可以对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采取逮捕、拘留、监视居住或者取保候审措施,但必须有法律规定的适用情形和依照法定程序作出的决定。”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二十条“国家安全机关依法采取的措施必须符合法定程序,保障人权,尊重和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和个人隐私,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罪定罪处罚:(一)未经授权,侵入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破坏、删除或者篡改数据、应用程序等,造成计算机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二)未经授权,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造成计算机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三)为实现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目的,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者其他方法,输入、传输程序或者其他数据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