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父母可以作为证人吗 |
释义 | 一、父母可以作为证人吗 父母一般情况可以作为证人,除非不能正确表达意思。证人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要求能正确表达意思。法律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义务。同样对于证人证言也需要审查,对证人证言应着重审查的内容为:证言的内容是否为证人所直接感知;证人作证时的年龄、认识水平、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生理上精神上的状态是否影响作证以;证人与案件当事人、案件处理结果有无利害关系;证言的取得程序、方式是否合法;证人证言之间以及与其他证据之间能否相互印证,有无矛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 二、篡改证据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一)行政责任: 1、罚款。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民币十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五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 2、拘留。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拘留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下。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机关看管。在拘留期内。被拘留人承认并改正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解除拘留。 (二)刑事责任: 1、妨害作证罪。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规定: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同身份的人在不同的诉讼中做伪证所负的法律责任是不同的。我国刑法中对伪证行为的法律规定主要有刑法第305条、第306条、第307条。 我国证人资格的限制规定仅为不能正确表达意志。控告人、检举人、证人等提供不符合事实的证言,经鉴定患有精神疾病,致使缺乏对客观事实的理解力或判断力的,为无作证能力。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卫生部关于颁发《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的通知第二十一条诉讼过程中有关法定能力的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