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释义
    紧急避险损害的是合法利益,所以它的构成条件比正当防卫更加严格。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起因条件,即要求有紧急的危险。这种紧急的危险,既可以来源于自然界,例如山洪、地震、海啸、风暴、泥石流等;也可以来源于动物的侵袭,例如:恶狗咬人、毒蛇袭击等;还可以来源于其他人的非法侵害行为,例如:遭遇他人的追击而撞进别人的家里,给别人带来损害;甚至也可以来源于人的生理、病理状况,例如:为抢救重伤员而强行拦住过往车辆将伤员送往医院。
    第二,对象条件,即只能向第三人进行避险,如果采取直接制止侵害人的办法排除侵害,构成的就是正当防卫而不是紧急避险。
    第三,时间条件,要求紧急的危险正在发生过程中,即紧急危险已经出现但尚未结束。
    第四,主观条件,要求避险行为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财产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这一主观条件要求行为人不仅要认识到合法利益正在遭受紧急的危险,而且要求实施避险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合法利益免受紧急危险。
    一、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异同
    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而给他人的某种权利或者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同属于正当行为。但是二者又有着明显的区别。总体而言,正当防卫反映的是合法权益与不法侵害之间的矛盾,而紧急避险反映的则是两个合法权益之间的冲突。具体而言,两者既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又有相当的差异。
    两者的相同点在于:
    第一,目的相同。两者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
    第二,前提相同。两者都必须是合法权益正在受到侵害时才能实行。
    第三,责任相同。两者超过法定的限度造成相应损害后果的,均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两者的不同点在于:
    第一,危害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害来源仅限于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既可以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也可以是(甚至大多数情况下)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以及人的生理、病理的原因等等。
    第二,行为的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损害不法侵害者的利益,而紧急避险则是损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
    第三,行为的限制不同。正当防卫的实行,只要有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就可以,不论防卫人是否有条件采取逃跑、报警、劝阻等方法制止不法侵害,不要求迫不得已;紧急避险则只能在没有任何其他方法排除危险的情况下,迫不得已而实施。
    第四,行为的限度不同。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是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只要所造成的损害与不法侵害可能造成的损害不过于悬殊即可,因而正当防卫所造成的损害,既可以小于,也可以大于不法侵害行为可能造成的损害;而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则只能小于所避免的损害,不能等于甚至大于所避免的损害。
    第五,主体的限定不同。正当防卫是每个公民的法定权利,是人民警察执行职务时的法定义务;紧急避险则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二、紧急避险属于哪种救济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它人的人身安全免受正在发生的微笑,不得已而采取损害另一部分较小的合法权益。
    紧急避险一般无须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必要限度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