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根据我国印花税法规定,借款合同涉及到的借款金额超过100万元时,应按照合同总金额的0.05%征收印花税。因此,500万元借款合同需要交纳2500元的印花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二条规定,印花税是指在我国境内发生的一些经济业务、法律行为或者承担一定责任的文书等所需要支付的一种税费。在借款合同中,印花税的征收标准主要根据借款金额来计算。具体来说,在我国,借款合同涉及到的借款金额超过100万元时,应按照合同总金额的0.05%征收印花税。因此,在500万元借款合同中,应该按照合同总金额的0.05%计算印花税,即需要交纳2500元的印花税。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借款合同中的保证金、担保费等费用,如果在合同中单独列明并单独计算,则不需要纳税。但如果将保证金、担保费等费用纳入合同总金额中,则需要按照合同总金额的0.05%计算印花税。 借款人和出借人签订500万元借款合同时,是否需要对印花税进行分摊?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借款合同的印花税通常由借款人承担。但如果双方在签订合同时达成另外的约定,则可以按照约定进行分摊。其中,双方约定分摊的比例应该是公平合理的,不能一方承担过多的印花税负担。 根据我国印花税法规定,在借款合同中,借款金额超过100万元时,应按照合同总金额的0.05%征收印花税。对于500万元借款合同来说,需要交纳2500元的印花税,一般情况下由借款人承担。因此,在签订借款合同时,需要注意印花税的相关规定和纳税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二条 印花税是指在我国境内发生的一些经济业务、法律行为或者承担一定责任的文书的交易中,依法应当支付的税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