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上市公司并购有哪些 |
释义 | 1、协议并购,指指收购人不通过证券交易所,直接与上市公司股票持有人达成股份转让的协议,并按照协议规定收购上市公司股份。 2、要约并购,通过证交所收购上市公司股份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要想继续增持股份,必须向该公司的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其所持有的全部股份的要约,按照约定的价格购买股票,以获取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3、管理层并购,是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的行为,公司的经营者变成了公司的所有者。 4、一致行动人并购,是指多个投资者共同扩大其所能够支配的一个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数量的行为。 5、债转股方式:并购方将对目标公司的债权转化为股权,达到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的目的,从而实现对上市公司的并购。 通过并购,企业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生产的集中化和经营的规模大,加大自身的竞争力,更好的占据市场份额,一般来说并购都是对个股极好的利好消息,也是众多投资者关注的对象。 一、上市公司并购流程 1、确定并购战略,清晰并购路线,上市公司开展并购工作的首要命题,是要基于自身的产业环境,确定出合适的产业并购战略和清晰的并购路线,相当于是企业并购的大方向要出来,才能有后续的并购支撑工作。 2、组织并购队伍,建立工作机制,组建一个并购部门。组建精干的战略投资部,由资深的并购经理人带队,并有来自于投资、咨询、财务、法律或业务背景的员工支撑。公司核心高管也需要深度参与并购工作,甚至随时按照并购要求开展工作。 3、评估自身能力,确定并购主体。 4、寻找并购机会,确定并购对象,成功的并购者总是在不断地寻找机会,战略投资部应依据产业并购战略。 二、上市公司并购条件 1、客体条件 上市公司收购针对的客体是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即公司发行在外且被投资者持有的公司股票,不包括公司库存股票和公司以自己名义直接持有的本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前者如公司在发行股票过程中预留或未出售的股票,后者如公司购买本公司股票后尚未注销的部分。 公司收购客体不包括公司债券。公司债券是债券持有人合法拥有的、公司债券发行人承诺到期还本付息的债权凭证。债券持有人可到期要求债券发行人还本付息,但对债券发行人内部事务没有表决权。 2、市场条件 上市公司收购须借助证券交易场所完成。证券交易场所是依法设立、经批准进行证券买卖或交易的场所,分为集中交易场所(即证券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场所。 3、目的条件 收购上市公司是否须以控制上市公司为目的,学术界有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投资者若以控制上市公司为目的买进股票,其行为则属于公司收购;反之,则属于股票买卖而非上市公司收购。我们认为,这种观点仅概括出公司收购行为的商业特点,无法反映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特点,其结论有失偏颇。 4、规则条件 证券法律制度以保护社会公众投资者利益作为基本理念,大股东对公司事务的垄断及随意控制,会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各国根据其经济发展状况,对通过收购行为逐渐获得上市公司控制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各种资产交易或产权性交易,都给予相当程度的谨慎。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