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学校不给学生自主实习合法吗,说不听安排就不给毕业证 |
释义 | 学生实习与毕业证的关系,学校有权安排实习单位或学生自行安排实习,但强制安排实习单位不合法。学校可通过实习获取学分,进而获得毕业证,未修满学分则无法毕业。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需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完成学业要求,参与创新创业等活动可折算为学分。学校应在规定学习年限内,学业合格的情况下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未达到毕业要求的可结业并获得结业证书。 法律分析 学生不实习拿不到毕业证,如学校强制安排实习单位则不符合法律规定。但学校有权让学生通过实习获取学分,进而获得毕业证,如可自行安排实习单位或因未修满学分而无法毕业则合法。法律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七条学生在校期间依法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二)恪守学术道德,完成规定学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十七条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活动以及发表论文、获得专利授权等与专业学习、学业要求相关的经历、成果,可以折算为学分,计入学业成绩。具体办法由学校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二条学生在学校规定学习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成绩合格,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学校应当准予毕业,并在学生离校前发给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位授予单位应当颁发学位证书。《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三条学生在学校规定学习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但未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学校可以准予结业,发给结业证书。 拓展延伸 学校限制学生自主实习是否违法?毕业证是否应该与实习挂钩? 学校限制学生自主实习并不一定违法,因为法律对于实习的规定并不统一。一些国家或地区可能存在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学校可以限制学生自主实习的情况。然而,将毕业证与实习挂钩的做法引发了一些争议。一方面,将毕业证与实习挂钩可以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实习,提高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这种做法可能限制学生的自由选择,限制他们在实习过程中的发展空间。因此,是否应该将毕业证与实习挂钩需要综合考虑法律、教育目标和学生权益等因素,以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结语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及相关法律规定,学校有权安排实习并将其纳入学分考核,以便学生获得毕业证。然而,学校限制学生自主实习并不一定违法,因实习规定因地区而异。将毕业证与实习挂钩的做法存在利弊,需综合考虑法律、教育目标和学生权益等因素,以找到平衡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2018修正):第二章 高等教育基本制度 第十五条 高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高等教育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形式。 国家支持采用广播、电视、函授及其他远程教育方式实施高等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2018修正):第六章 高等学校的学生 第五十四条 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学费。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补助或者减免学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2018修正):第七章 高等教育投入和条件保障 第六十条 高等教育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高等学校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照教育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保证国家举办的高等教育的经费逐步增长。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向高等教育投入。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